“……现在。我们是革命党;以后,我们将是革命的政党。现在,是旧的破坏的时期,以后,将是新的建设的时期。现在。对于敌人,是拿出铁血的精神,同他们奋斗;以后,对于敌党,是要拿出政治的见解,同他们奋斗……”
“……愚非不想直捣黄龙,达革命之彻底成功。然昨夜再思陈同志之言,颇觉有理。正如其也说,若欲达革命之彻底成功,而致全国大规模内战。列强觊觎之下,日俄最为可虑,确有分裂之虞。若如此,吾等岂不成千古罪人。而吾却不想作一野心家……”
“……若革命不能彻底成功,而免国家之分裂,妥协似也可为。至于政治体制,愚以为内阁制为佳。如我党在国会里获得过半数以上的议席,进而在朝,就可以组成一党内阁,退而在野。也可以严密监督政府,使它有所惮而不敢妄为,该为的,也使它有所惮而不敢不为……”
总体上来说。宋复华对日本似乎没有什么好感,他在甲午战争期间曾写诗:“要当慷慨煮黄海,手挽倭头入汉关”。日俄战争爆发时,宋复华也一直关注着这场战争的进程,但他并不是关心日本的胜负而是担忧中国的命运。
从本质上说,宋教仁是一个“不爱朝廷的爱国者”。他在文章中便明确指出,“吾人之主义,可大书而特书,曰‘爱国主义’”。在他看来,清廷是国家强大的最大障碍,因而他在杂志中不用清朝纪年而使用黄帝纪年,以示对立。
再从另一方面来看,他“精力过人,极具才识,亦通辞令,喜做高谈阔论”。通过阅读大量的西方书籍,再加上他游历各国,对西方政治有着相当深的了解和领悟。
对于革命的前途,宋复华逐渐被陈文强所影响,冷静、理智地思考过后,他也有些同意陈文强关于革命两种结果的结论。
革命军如果能够强大到横扫全国,消灭所有敌对武装,这自然是最好的结果;如果不能达到这个程度,却偏要达到这个目标,不惜冒着大规模、长时间内战的危险,置国家的分崩离析于不顾,倒不如退而求其次,以妥协、调和的手段达到有限的目的——即推翻满清朝廷。
“吾当然不做野心家——”宋复华皱着眉头停下笔,似是自言自语地强调着。他起身缓缓踱到窗前,望着窗外的急风骤雨。雷越响,风越急,雨越大,就说明这是白雨。别人的介绍,他的经历,也知道了些雨季的特点。
克强兄抵达之时,应该是云开日出,一片晴朗吧?宋复华露出微微笑意,对于黄x的脾气禀性,他还是了解的,那也不会是一个野心家。同样曾是华兴会的骨干成员,同样是湖湘人士,同样是出身于传统读书人,宋复华和黄x有着很多的相同点。
敲门声响过,革命军总司令赵声披着雨衣走了进来。没等脱下雨衣,便急着开口问道:“先生,总部回电报了吗?同意再打防城吗?”
宋复华笑着示意他不要着急,走到桌前从抽屉里拿出一份密电,冲着赵声扬了扬,说道:“刚刚到的,已经同意进行大规模物资输送,但是——”他故意拉长了声音,停顿了一下说道:“时间是在一个月后,要咱们做好准备工作。”
赵声在衣服上擦了擦手上的雨水,接过译完的电报看了一遍,激动地连连点头,“太好了,这一大批物资,数量惊人啊!有了这些补充,革命军便能主动出击,光复滇桂两省也是大有希望的。”
“这恐怕也是最后一次补充。”宋复华郑重地提醒道:“总部已经竭尽全力,要能还要背负巨债,压力很大啊!”
赵声沉默了一下,赞同道:“确实如此。筹措如此数量的武器弹药、机器设备,连清廷都很困难吧?”
清廷的财政困难是显而易见的事实。堂堂一个大清帝国,连五大臣的出洋经费的筹措也是件难办之事。除了庚子赔款让清廷的财政喘不过气外,当然还有五大臣出洋考察是临时派遣,当时又无预算制度,所以经费得由地方上来筹措。于是,户部与外务部联合向当时的各省总督巡抚发电求助,也就是伸手讨钱。
没想到的是,一向对交银子推三阻四的各省督抚们这次表现却异常的积极,直隶、湖北和江苏各认十万两出使经费,就连新疆这样的边远穷省都认筹了一万两,终于筹集了考察团的预算费用八十余万两银子。
而为了镇压西南革命军,清廷咬着牙拔款拔物,但银子总数不过二三十万两,子弹亦不过两百余万粒,竟比这运输清单上所列的数目还要少。
“即便有了这批物资的补充,我们依然要坚持长期作战、稳步发展的方针。”宋复华沉吟了一下,苦笑道:“在我看来呀,这政务、经济管理,也不比打仗轻松啊!”
“先生,我只管打仗。”赵声讪然一笑,又补充道:“当然,后勤是非常重要的。没有粮饷,别说打仗了,饿也把部队饿垮了。”
宋复华微笑着点了点头,指了指桌上的文件,说道:“关于部队要划分的野战军、警备军,你有什么看法?”
赵声想了想,说道:“从道理上来看,由当地新兵组建警备军,进行半脱产的军事训练,确实能节省粮饷。但这是个新鲜事物,实施的效果,我也说不太好。”
“那便先在滇西南试点。”宋复华停顿了一下,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,“缺乏经验是一个大缺点,只能是摸索着来了。”
“要创新,要改革,摸索尝试是不可避免的。”赵声望向窗外,笑道:“这雨刚刚还下得急,现在却要停了。”
果然,雷正走远,风也弱了,雨点也稀了。乌云倒成了阵,看得出一团一团地象疯狂的狮子,在半空中,在变灰白的云底子上翻滚。
……………(未完待续。)